AI
鑒於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AI)已對全球各產業的產品與服務產生巨大影響,許多國家將AI視為戰略優先項目。臺灣具備優異的學研機構與人才,擁有世界一流的半導體供應鏈、完整的資通訊軟硬體產業體系,以及跨產業整合應用的豐富經驗,具備高度創新與彈性客製的能力,在AI發展上已具備先天的優勢。
臺灣為因應全球AI技術快速演進趨勢,行政院自2018年起推動各種AI政策,從「AI 人才衝刺」、「AI 領航推動」、「建構國際 AI 創新樞紐」、「場域與法規開放」及「產業 AI 化」等五大主軸在相關部會執行之下,獲得階段性成果。
2023年行政院推出「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」,運用臺灣半導體晶片製造與封測的優勢,結合AI關鍵技術發展創新應用。搭配臺灣AI行動計畫2.0共同將AI導入各行各業,包括生成式AI相關晶片、算力等,布局臺灣未來科技產業,推動產業創新突破。
2025年行政院啟動「AI 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」(10 new AI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s),旨在發展 AI 產業與基礎建設。計畫聚焦三大核心技術領域:矽光子(silicon photonics)、量子科技(quantum technology)、AI 機器人(AI robotics)。此外,涵蓋的其他關鍵面向包括:
● 主權 AI(sovereign AI):強化自主 AI 技術開發與資料安全。
● 算力基礎建設:構建高效能運算平台支援 AI 應用。
● 區域平衡發展:促進全台地區均衡布局 AI 資源與建設。
● 跨產業 AI 應用:推動 AI 深度整合於交通、智慧城市、製造、金融、市場等場域。
除了政府預算外,預計也將透過創投資金、人才培育、就業與研究資源投入來推動本方案。整體目標是致力打造 智慧科技島(smart technology island)、強化臺灣作為全球 AI 創新重鎮的地位,並推動產業升級與數位轉型。
國科會將基於過去所建立之基礎AI科技研發能量,未來將配合「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」,透過強化AI研究工作、積極發展AI產業、確保全民都能「用得起、用得到、用得安心」三大策略,跨部會合作推動AI科技落地與普及,加速AI導入各行各業,實現「均衡臺灣」、「韌性臺灣」、「健康臺灣」願景,成為全球AI發展的重要夥伴。